首页 / 新闻 / 张秦副院长分享:婴幼儿发育性的相关问题

张秦副院长分享:婴幼儿发育性的相关问题

由于最近几年里,儿童发育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地攀升。很多新手爸妈正沉浸在做父母的喜悦当中,但是却不幸被告知自己的孩子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这对他们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然而患儿在刚出生时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父母都忽视了,以至于孩子很晚才发现患病,这样会耽误治疗。

今天小编采访了张秦副院长,他是省公益特殊儿童康复医院副院长,友谊慈云中医院主任,辽宁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员,曾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小儿康复科(原202医院),担任主管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小儿康复12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直专注研究儿童康复领域。

2010年从事小儿康复行业,擅长利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温针灸,埋线,小针刀,肉毒素,石膏固定等方法,治疗小儿脑瘫,智力低下,语言迟缓,自闭症,多动症,儿童心理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拯救了无数的家庭,让孩子更快的恢复健康。

今天采访了张秦副院长,小编简单整理了一部分关于儿童发育性疾病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定义: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伴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已出现或可能出现异常的临床表现。高危儿人群包括:1、早产或体重过轻(出生时体重未达2500g);2、新生儿疾病常见高危疾病(脑室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染色体先天性异常;3、产妇于生产前后或过程中曾发生问题,例如:呼吸窘迫、胎心音下降、羊水浑浊、羊水吸入、胎盘早剥等;4、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5、生长环境影响。

高危儿一般容易使身体的各处器官发育不成熟,有的早产儿童更需要早期进行保温箱治疗,一般能使身体各项器官恢复正常。对于高危儿器官损伤较严重时,有可能发生运动、认知等功能障碍或发育落后的风险更高。这无疑将对患儿以后的入幼儿园、入学等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据研究,0~1岁是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后期环境对婴儿大脑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所以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早期干预是指对于发育偏离正常或者是可能偏离正常的婴幼儿采取的预防性治疗手段,使其运动或者智能等得到提高,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早期干预包含了早期和干预两个层面,早期是指生命的早期或者是症状出现的早期,尤其是生后的第一年尤为重要。早产儿、高危儿最好从出生以后就开始进行干预,干预则包括了促进婴幼儿智能和运动的发育,减少异常发生的风险以及已经出现脑瘫和发育落后的情况进行康复。促进早产儿各个能区的发展,并规避其发育风险首要的目的的一种育儿的手段。早期干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前一部分属于预防,后一部分则是康复训练。

二、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问题

定义: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脑瘫虽然病变为非进行性损伤,但儿童随年龄增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肌肉、关节畸形,影响孩子功能恢复。所以说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改变孩子未来,成就幸福一家人。

怎么样才能早发现?

存在脑损伤,处于发育中的大脑,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有高危因素,运动或语言等功能落后于同龄儿童2~3个月,要预防出现脑性瘫痪的可能。如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

2、为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指脑部的病变不随着时间、病情有所改变,如为先天性颅脑畸形,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如果为脑炎后遗症,则不考虑为脑瘫。

3、存在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或姿势异常,如存在双下肢交叉剪刀状、尖足等。

4、脑部损伤不可逆,机体损伤为一组症候群,脑部损伤以及肢体改变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改变,同时合并自闭症或智力低下等。

小儿脑瘫的治疗

脑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目标是促进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发育,纠正异常姿势,减轻伤残程度。治疗原则是及早干预、综合治疗、家庭训练和长期坚持。主要可采取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降低痉挛肌肉的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

目前尚未发现治疗脑瘫的特效药物。

三、关于儿童自闭症方面的一些问题。

儿童自闭症也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与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自闭症的特征

1、社会交流障碍性:这是自闭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患儿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似乎认为凡存在于他们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也一样存在于别人脑子里,彼此没有区别。患儿往往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别人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感情。

2、缺乏学习与模仿的能力型: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过模仿学习说话,学习运用无声的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的。但是自闭症患儿不懂得模仿。

3、语言障碍性:大部分患儿言语非常少,甚至严重者终身不语。即便有的患儿会说话,也宁愿用手势来代替语言或者只会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

4、兴趣狭窄性:自闭症患儿的行为刻板,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患儿一般会较长时间地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通常会重复一些固定刻板的动作,甚至出现自残行为。

儿童自闭症的一些管理办法:

尽管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但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如语言训练,社交训练,感统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游戏活动等,并辅以药物治疗,但并不是每个孤独症都需要服药,目前也没有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治疗师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多教、多练、不断强化、长期坚持,患儿就可取得明显进步,病情可得到积极、有效地控制;

父母对疑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由专科医生(儿童神经精神、心理、保健专业)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年龄、临床表现、功能损害各不相同,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治疗前由主管医生和家长一起评估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如语言,社交,动作行为,生活能力等发育水平,然后制定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改善孩子的刻板行为,避免重复动作

行为刻板是每个自闭症孩子的障碍之一,尽量帮他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活动,多用其他的活动或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无所事事,以免他觉得太无聊,一直重复同样动作。另外,让这些重复的动作加以意义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欢摇晃身体,你可以放音乐,让他用不同的方式随着音乐摇摆身体。

勇敢面对,切勿自责

对于家长来说自闭症三个字是恐怖的代名词。当自闭症真正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时,他们会感到恐惧感到难过,还会感到自责。他们往往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遭到上天对自己这样的惩罚。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会使自己陷入无助与罪恶感当中。做为家长,应当鼓起勇气,正确的去面对问题。

创造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自闭症孩子通常不太喜欢与人主动接触,因此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和家中兄弟姊妹或是其他邻居孩子多接触及交互式很重要的,可以找一些他有兴趣的活动或游戏来吸引他,增加他与其他人的互动。

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家长应让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

多参加各种锻炼,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应及时请教医生,妥善施治,并进行有关诱导训练。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